站在粗苯工段的操作室里,盯著防爆屏幕上起伏的溫度曲線,忽然意識到,我已經在這里待了整整兩年。廠房里的終冷器、洗苯塔還在不知疲倦地運轉著,循環泵的嗡鳴裹著機械特有的震顫,像老友的絮語,連空氣里那股混合著苯類的特殊氣息,都成了再親切不過的日常。
剛來時總擔心記錯操作規程,把師傅畫的流程圖折成小方塊揣在兜里,巡檢時對著設備逐個核對名稱。如今閉著眼都能摸準富油泵的壓力表位置,憑聲響就知道循環水流量是否正常。有一次帶新來的同事取樣,看著他捧著取樣瓶手足無措的模樣,才驚覺自己早已不是那個連化工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新手。
這兩年的日子,像脫苯塔的回流液般規律,又總藏著些需要細調的變量。夏天再生器附近的熱浪依舊能把人烤得發暈,只是現在學會了在巡檢包里備上冰鎮綠豆湯,趁著設備平穩的間隙,靠在蒸汽管道旁喝上一口,也算苦中作樂。冬天的平臺還是會結霜,腳步卻早已沉穩,知道哪個閥門的開關需要多用力,哪個拐角的風最烈,提前就能把棉襖拉鏈拉到頂。
夜班依舊是考驗。凌晨三點的粗苯現場,唯有路燈的光勾勒著人影,偶爾響起的報警聲能瞬間讓人清醒。有次過熱蒸汽溫度遲遲升不起來,達不到操作要求,我跟何師傅足足排查了四個多小時,等處理好過熱蒸汽溫度開始升起來的時候才松了口氣。等調整好參數回到操作室,保溫杯里的茶已經涼透,卻一點不覺得困——這種和設備“較勁”的時刻,累是真的,解決問題后的踏實也是真的。
現在每天起床上班,第一眼還是習慣性地先看一遍DCS系統的數據,交接班后再去現場轉一圈。摸過無數次的閥門手柄,邊緣已經被磨得锃亮;操作室的記錄本上,師傅寫的操作要點還貼著,字跡被茶水漬暈開了些許,反倒更清晰了。有時候師傅問:“在這兒待兩年不膩嗎?”我指了指屏幕上平穩的曲線:“你看,這些數據每天都在變,設備每天都在轉,哪有工夫膩呢?”
兩年時間,未曾讓我厭倦這里的氣味和聲響,反倒讓我更懂了這份工作的分量。那些需要精準把控的參數,那些必須細心維護的設備,那些和同事們一起熬過的日夜,就像富油經過精制,慢慢沉淀出屬于自己的節奏。我不知道還會在這里待多久,但此刻站在熟悉的崗位上,聽著設備平穩的運行聲,心里踏實得很——這修行,還在繼續,也挺好。
(來源:寧夏慶華煤化公司化產車間 王小君)